遂空千

不会删文。不会稳定产出,无需关注。

[司马丕/懿丕]梦里不知身是客 2

前文请走:1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【燕地 · 一】

建安十二年的秋天冷得那样快。

昨天下过雨,天气不至于那么干燥,呼吸的时候能感受到湿冷空气掠过鼻腔进入体内,让人不禁把手往心口上一捂,小口小口啜饮冰凉。清晨醒来的时候,能看见草叶木栅石板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,夜里的虫鸣声也比前几天微弱了很多。整个邺城,都入了深秋。

曹操还在北征,据前几日听到的报讯,近来应该是走到了柳城,该班师了。

征伐虽艰苦卓绝,但战果骄人,粮草早调度得当,军报和城内琐事也通宵处理完毕。准备拂灯上榻的时候,天边泛出了鱼肚白,曹丕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,没有动弹。

他手指捻着一块雪白缣帛,上面写了几行字。曹丕拿起来又看了看,之前提笔的兴奋热情甚至有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恐惧已经消散大半,现在生出一丝犹疑和倦怠。张衡作《四愁诗》已是句句七言,用韵也算考究,只是楚歌之风仍在。这条路是更好的路,还是真的会走到粗鄙不工的境地,他不知道。

俄而,仆从走过来告诉他,荀彧想辰时过来一趟。

曹丕道:“回令君,他不必来,我过去找他。”

仆从应了声,看了看他,小心开口道:“秋霜凉人,公子莫要久坐,当心受凉。”

曹丕摆摆手,让人下去了,自己还是在那里坐着。抬头看了看自己庭院里灰色的枝丫在天幕中撕开一个裂口,飞檐上的脊兽在朝阳中露出陈旧和残破,金光照耀下的风吹日晒所带来的颓圮有些令人怅然的讽刺。曹丕想,有时间让人整修一下吧。

他还是没有动。

司马懿也没有。

但他也不太想继续躺着了。

张春华进来的时候,所有的仆从都已经遣走了,这是他的妻子这么多年来养成的自然的习惯。司马懿看了一眼,今天早上还是清粥小菜,不过考虑到天气转寒,张春华还特地给他温了一小壶酒。

他不得不赞赏他的这位妻子,果敢又细心。因为这一小壶酒,司马懿觉得这一天有个不错的开端。

可是无奈的是,戏还得做下去。张春华坐在他床边把粥碗递给他,又斟上酒,跟司马懿念叨了些家里的琐事,司马懿一边吃一边听,偶尔应和一下,仍旧躺在床上,考虑今天要看的书——虽然过了这么多年,他也有点沉不住气了。

“前两天下雨,夜里风一刮,右边厢房的瓦片掉了好多,”张春华皱眉道,“家里房子真是老了,得找时间修一修。”

“屋顶修整一下,其他的别太动。”司马懿说道,他对焕然一新的居所没什么太大兴趣。

张春华眉头又一紧,没说话。

她肯定喜欢更新更好的房子,司马懿想。其实他感觉到有些对不起张春华。他的小妻子嫁给他的时候,刚刚十四岁,哪知他在床上一躺七年就已经过去了,她在女人最美好的年纪里没有享受婚姻生儿育女,而是照顾这个卧床不起的健康丈夫。

“是不是……差不多了?”张春华试探性地问道。司马懿知道她想说什么。

但他没有回应,只是说:

“年底了,的确该备些东西,来年可能要办些喜事。”

张春华笑了。

喜事的确是有,司马师出生了,但司马懿来到丞相府却颇有些狼狈。

赤壁败后,曹操愈加喜怒无常。司马懿见到曹丕的时候,看到那个刚成人不久的的公子眼里有些颓丧也有些期许。这两种情绪,司马懿都明白。前者是因为曹操,后者是因为自己。

这让他心里有了些兴趣和激昂。

不过,他更注意到了曹丕院子角落里堆放的瓦片,各种品种都有一些。

曹丕注意到他的目光,揖手道:“府内不整,让先生见笑了。近来我想修一修屋顶,就留了一些材料自己挑。”

司马懿颔首表示理解,但他还是没有想到曹操的儿子也会操心这些小事,连有人专门负责的装潢都要亲自过问。据他所知,这位二公子最近在父亲那的处境不是太乐观。

“正巧,前段时间我家里也在修缮屋顶,在瓦片上吃了些教训,公子若不介意,我有些东西可以说与公子听。”司马懿说道,想看看曹丕的反应。

曹丕欣然接受。

那是司马懿给曹丕的第一课。家国天下,也和房屋一样需要瓦片遮蔽风雨,需要梁栋支持格局,哪些人堪为栋梁,哪些人拓宇开疆,哪些人镇守庙堂,他们从那一天开始,推杯换盏,推心置腹,在后来二十年的岁月里不断交换着这些问题,看着一个王朝的覆灭,一个时代的新生。

只是他偶尔会想起,曾经曹丕坐在台阶上,不拘礼数地邀他一起。他藏着掖着却还是错夹在策论中被他发现的七言乐府。春风吹来梨花的香气,夏天骤雨初歇檐上滴落的水珠,秋叶扫起的尘埃,和冬天寂静无声的雪。身旁的小案上,未翻完的竹简,未饮尽的葡萄酒,未被察觉的岁月。

他们经常讨论天下,偶尔聊聊房子,后来曹丕登基,他们就没有这样闲谈过。

司马懿也不知道,魏宫大门紧闭,拦住了些什么想进去的人,锁住了些什么想出来的人。

TBC.

__________

谢谢看到这里的各位!这篇并不是真正的两线叙事OTZ但确实会从两个角度去讲,古今事尽量有点挂钩。

下一篇涉及到很多我不了解的文化内容,要做很多功课,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缘更(x

评论(5)
热度(44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遂空千 | Powered by LOFTER